郭沫若

凑齐的毛体“福建舰”来了!

前几天网上忽然出现很多"福建舰"三个字,这些字的模样像是毛主席亲手写的,其实根本没有官方授权这件事,就是有个网友在网上发帖子问谁有毛体字,咱们来凑一个福建舰的名字,结果真的有人回应他,有人去翻以前的旧资料找毛笔字,有人自己动手模仿写,还有人用电脑合成字体,最后

福建 毛主席 郭沫若 毛体 启功 2025-11-15 19:43  2

郭沫若:毛主席的诗词与八部样板戏珠联璧合,可称文艺两座高峰!

著名学者郭沫若,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对文艺作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。他曾盛赞:“毛主席的诗词与旗手的样板戏珠联璧合,可称文艺两座顶峰!” 这一评价,犹如黄钟大吕,在文艺领域激起千层浪,引发了人们对毛主席诗词与样板戏的深入思考与广泛探讨 。它

诗词 文艺 样板戏 毛主席 郭沫若 2025-10-31 21:49  2

郭沫若和他的日本夫人(黄侯兴)

郭沫若平生最喜欢101这个数字。在1958年完成的诗集《百花齐放》中,他特意写了101首诗,并在《后记》里阐释了101这个数字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意味——它“象征着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这里有‘既济,未济’的味道,完了却又没有完”。凑巧的是,郭沫若在北京医院逝世时

日本 安娜 郭沫若 安琳 黄侯 2025-10-28 10:15  2

峡江潮涌处 屈骚万古新——写在郭沫若为秭归题写“屈原故里”六十周年之际

浩浩长江奔涌而来,至三峡段收束为雄奇峡江。江水裹挟着远古文明的璀璨、古楚开拓的艰辛与屈骚贯空的遗响,在西陵峡畔的秭归,激荡出独树一帜的文化气象。这片雄踞长江上中游结合处的土地,既是川鄂咽喉要冲,更是中华文明重要滥觞地,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与精神传承。

屈原故里 郭沫若 屈原 秭归 峡江 2025-10-26 08:30  2

被骂封建余孽,鲁迅回怼:远看是条狗,近看郭沫若?鲁迅:我没说

20世纪中国文坛最震撼的“双子星对决”鲁迅与郭沫若,同是用笔杆子救国的文人,人生轨迹几乎重合——都留过学、搞过创作、为理想呐喊,却在20年间用笔墨互撕到“水火不容”。有人说他们是“文坛死对头”,也有人说“不过是文人相轻的闹剧”。但翻开历史细节才发现他们的每一次

鲁迅 郭沫若 创造社 许广平 创造月刊 2025-10-15 14:56  3

1921年胡适到上海商务印书馆考察第一次见到了郭沫若

当时胡适应商务印书馆邀请来沪考察时间定为三个月,当时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,想请胡适先生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,主持编译所事务,工资是总统的六倍。数次邀请胡适到上海商务印书馆考察。郭沫若和成仿吾此前回国创办了创造社。正在联系商务印书馆出版文学作品,

胡适 郭沫若 商务印书馆 高梦旦 一枝香 2025-10-10 05:01  3

1946年叶挺刚获释,郭沫若去看他,叶挺感慨:你还记得那句话吗?

1941年1月的一天拂晓,皖南泾县茂林雾气正浓。叶挺站在山坡上,望着四面八方的火光,沉声交代部下突围。身旁参谋悄声问:“军长,还能杀出去吗?”叶挺抿了抿嘴,只丢下一句:“志在,路就有。”短短七个字,硬生生顶住了七个昼夜。数月后,这支血战到底的新四军被写进敌方公

囚歌 郭沫若 黑茶山 叶挺 文虎章 2025-10-08 17:46  3

郭沫若自作诗歌手稿太惊艳了!堪称书坛奇葩!28字您能认出几个?

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,而且也是一位几乎“全能”型的大家,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出色的成就,就连书法都“玩”出不同的境界,这位不以书法家名世的历史学家,却将书法写出了一种崭新的境界,至今,在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他的题字作品,一些经典的作品,至今都是一种新高度,诸如

诗歌 手稿 郭沫若 书坛 书坛奇葩 2025-10-06 11:31  3

2026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:修己之光,照亮未来之路

材料包含四则核心内容,其一为“修己以安人,修己以安百姓”,强调通过自我修养实现对他人、对大众的安顿与贡献;其二是郭沫若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》中的诗句,凸显在时代进程中不断突破、创造与奋进的精神;其三为钟扬的观点,指出个体力量(如科研成果)对国家、苍生的重大价值;

高考作文 预测 佳作赏析 郭沫若 钟扬 2025-09-28 06:09  5

&天乃道 , 道乃久 &: 从函谷关到西域路 , &道 &为何能淌过千年而未干 ?

仰观穹苍,北斗垂耀千年而不徙;俯察厚土,江河奔涌万载而不息。古人掷地有声 “天乃道,道乃久”,此 “道” 非玄虚云雾,实是天地运行的纲纪,藏于历史褶皱,显于志士行囊。李白曾以 “黄河落天走东海” 写天地壮阔,郭沫若曾以 “青铜铸史” 探文明根脉,今循二人笔意,

张骞 郭沫若 玄奘 符节 函谷关 2025-09-27 13:03  3

抗战时期《救亡日报》的传播与影响

1937年,淞沪会战爆发后,在国共两党联手下,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迅速创办了机关报《救亡日报》,以客观公正、兼容并蓄为办报方针,辗转上海、广州、桂林三地,坚持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场出发,鼓舞广大民众参与抗日救亡,为推进上海乃至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、发展,发

传播 郭沫若 抗战时期 夏衍 救亡日报 2025-09-25 10:19  5